嘉宾发言
-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很高兴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再次相聚在美丽的青岛。
青岛与德国历史渊源颇深,也是新时代中国与德国合作的典范城市。去年9月份我们在青岛成功举办了中德对话论坛2019年的会议。我们增进了互信,也巩固了合作的基础,我们看到所推荐的三个项目都取得了很显著的进展。
今年年初,我们共同亲身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过程。疫情严重地危害着各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阻碍和迟滞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推动着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当中的思考和重构。
中德作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加强合作具有深远意义。我们看到疫情发生以来,两国领导人多次频繁地对话,加强中欧战略合作,团结抗疫,应对全球挑战,这一点对全球是很重要的,它也彰显了双方高度的政治互信和密切的战略沟通。
借此中国科协年会的契机,我们召开中德科技合作论坛的目的就是要共克时艰,面向未来。这个目标就是要本着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增进互信的理念,团结互助,探索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沙万主席在致辞当中提到当今时代正处以一个转折点,它需要重塑共同责任的意识,它需要我们共同地努力,面向未来去转危为机。在疫情当中我和沙万主席经常互相沟通,很多观点都不谋而合。
中德对话论坛各成员单位在推进各级合作、开展物资援助、加强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所以各位代表阐述了在各自的领域下,在疫情下中德合作的新思考、新方法、新模式。
刚才我的母校校长提到了口罩,疫情当中我确实给很多朋友们寄了一些口罩,很多朋友也给我寄了口罩。小小的口罩,其实它寄托着双方互相之间的挂念和双方互相之间的鼓励,去战胜疫情,去谋求未来。
我认真地听取了各位的意见,我谈四点感受和建议。
第一点,团结互助,共同应对疫情的挑战。
在共同应对疫情的过程当中,中德两国领导人不断地深化和他们的信任合作,有效地推动了两国应对疫情、恢复经济、促进贸易的国际合作。也推动了各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大学、民间各个层次的交流互信和卓有成效的合作。我们在疫情期间分享信息和研究结果,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疫苗研发、物资援助等方面开展积极务实的合作。两国的政府共同倡导将疫苗作为全球的公共产品,而且要加强对于非洲国家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普及性和可担负性做出了贡献。所以中德携手抗疫使得疫情蔓延的势头在两国都取得了很有效的控制,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会继续共克时艰,来推动中德和中欧的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点,我们要齐心努力,共同推进国内和国际经济的大循环。
中国和德国、欧洲互为重要的产业合作伙伴,所以在疫情发生以来双方都意识到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中我们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责任。中德率先开启“快捷通道”,率先恢复经济、贸易、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人的互相交流,到现在通过“便捷通道”来华的德国朋友已经超过1000人次。我想我们的合作模式不仅是我们两国的事,是中国和欧洲合作的表现,应向全世界推广,坚定了中德和中欧之间加强合作的方向。
当前中国正在逐步地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连接、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要抓住后疫情恢复经济的发展期深度推进中德、中欧的经济合作,带动产业经贸的合作,共同开拓未来,来建设更高水平、更具包容性的世界经贸体系,也就是说未来的世界不会像以前的世界,未来世界需要我们共同地探索目标,共同来塑造面向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的战略。
第三点,携手共同推动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疫情引起了人们对于发展方式的反思和质疑。一些已经达成的政治和社会的共识需要我们共同地与时俱进,充实完善。所谓危中求机就是把握好发展的规律,善于在变局当中开新局,在危机当中培育新的发展机遇。今天好多朋友们的发言都谈到了这一点,这是危机的规律,既是危险又是新的起点,新的重点。
新冠疫情是当前的全球性挑战,其实同样,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粮食危机、生物多样性也同样是危机生态环境,以至于人类生存的全球性挑战。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我们要坚信全球化仍然是人们共同应对挑战、推动新发展的方向。
我们要以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坚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增进互信的理念来汇聚科技创新的资源,携手共建绿色家园,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今天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中德双方要积极地开展气候变化、疾病防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联合研究,大家都提了很多。我们要发挥企业在规模化生态修复中的主体,以生态建设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要运用清洁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未来开辟新的增长点,共同应对全球的挑战,共同来引领世界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点,面向未来着力推动青年科技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中德和中欧的合作未来在青年,青年的交往越频繁、越深入、越有成效,中德的合作基础就越牢固。刚才提到了中德科技合作协定是方毅副总理1978年10月访德时签的。我们这些人就是当年的青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成长起来,担负起我们的责任,实际上就是我们前辈人着眼于未来的想法,而我们今天要更多地为青年人服务。与会的代表都介绍了一系列的成功案例来说明搭建青年交流平台的至关重要。这个交流还不仅是在自然科技、工程科学方面,我们要更多地深入到触及人文、教育等理念的内容,让青年们实现全方位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够前进。
2019年中德对话论坛以来我们联合推动了中德数字化开放平台的建设,今天上海开放大学校长作了很好的介绍,为中德乃中欧的长远发展来奠定基础。这一次的疫情深刻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使沟通的效率、方式更加丰富,交流的渠道更加通畅,交流的效率也更加提高。因此,我们要推动共建数字时代的全球标准,来使我们的数字化交流更加安全。
面向未来,中德两国要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构建互为优先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快中德数字化开放学习的平台和中德青年科学院等合作项目的建设,构建开源开放的共建平台,促进人类的交流和创新创业。我们今年年初中国科协就留足了我们的资金,希望今年能支付出去。青年科学家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使科学成果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以此来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中德合作交流离不开各位持续不断地共同努力,前进的道路上尽管会出现一些曲折,出现一些荆棘,相信我们在座的各位政界人士、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特别是青年朋友能够携手努力,定能共克时艰,来推动中德科技合作上升到新的高度。
再次感谢源源而来的中国朋友和远在云端上的外国朋友们的建言献策,再次感谢山东省特别是青岛市的大力支持,也感谢我们坐在后面翻译室里的同声翻译们,你们做得很好,很专业。我想今天的对话交流增进了我们的共识,增进了我们的信任,一定会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增添更多的动力。疫情还在之中,我们还是要争取能够把今年的交流在今年实现。
谢谢大家。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中德对话论坛中方主席万钢讲话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中德科技合作论坛, 2020年8月13日 -
各位朋友,大家好。在此向青岛致以来自德国西南部的诚挚问候!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同事万钢先生:
特殊的伙伴关系将中德两国联系在一起。这种关系包括定期的政府磋商,科研和大学间伙伴关系方面的大量合作,以及多年来密切的经济联系,也包括关于未来的重大主题方面的交流,还包括由我和同事万钢领导的、中德民间社团代表参加的德中、中德对话论坛。
我们在谈论什么话题?我们又在做什么呢?我们都感觉到,疾病大流行是一个时代转折点,这是一个构成我们共同责任的新意识的时代,而不是一个我们相互割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能自信可以独当一面解决未来的重大任务。
合作、伙伴关系、交流和科学、文化和经济,它们从来没有如今天这般宝贵。大流行时代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教育了我们。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一个时代转折点,它猝不及防地使我们意识到:我们所有人都牵涉其中,彼此关联。这也特别适用于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科学一直都是国际化导向。科学进步不分国界。科学全球化中的国际进步比我们所有关于全球化的辩论都要古老。因此,这在最近几个月变得如此清晰:政界对科学的尊重,对事实的崭新尊重,政治家们定期与病毒学家、流行病学家、医生们进行交流,以期在社会中给出关于大流行、新冠病毒的正确答案。
我们不应忘记科学在我们社会中的新意义。我们不应该这么快忘记,在这个疫情大流行的时代,科学与研究之间的对话、以及政治之间的对话是多么良好。我们正在经历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也可以运用于其它重大主题,诸如:气候变化、我们社会的人口发展、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议题,涉及到我们今天面临的所有问题和未来我们如何处理自然资源的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需要更加关心地球,关心万物,无论世界哪个地区,每个地区在这个问题上都要遵从国际社会。
时代转折,对事实的新尊重,如何看待对未来的责任,正是这点在我们两个国家间关系和在两国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变得清晰,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治对未来负有责任,但不仅如此,科学也对未来负有责任。这在这些天变得再清楚不过。我们经历了公民行为、对待禁令的行为可以制造新的距离,也是一种新的亲密关系。在这之前,我们对社交距离规则还十分陌生,但其重要性却日益凸显,对应对大流行很重要,同时创造了新的亲密关系。
当然,我们也关心新的亲密关系如何在国家间关系、在世界不同地区之间产生的问题。相互关系到处都变得艰难。已达成的许多政治共识面临破裂,到处都充斥着紧张情绪。在看向我们国家所面临的任务之时,就如同我们正处于一个极度紧张的阶段。在此,科学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那么,科学能够如同新的关注和创造、一种对人类的新关注那样让我们弄清楚吗?这就不仅要尊重抽象事实,还要尊重人,他们在国际社会创造了新的亲密关系。我们尊重文化差异,我们知道,文化多样性是巨大的财富。
然而,为了给伟大的未来探寻如何与人类、与社会以及与社会责任打交道,我们获得共识、相互理解,这是属于未来的重大任务,科学可以为其做出贡献。有一个中文词,您比我更了解,它代表危机和机遇。一个有着双重含义的词,代表着什么是可能的。
我现在经常想到:我们该如何让危机转变成机遇。危机时期也是革新时期。一切都变得寂静、慢了下来,城市和社区里充不再是喧嚣与忙碌,取而代之的是沉思的氛围。这有助于我们区分主次,使我们思考什么是该优先做的。是的,我们可能不仅需要新的途径,还需要新的优先事项,这开启一扇新窗户,它对于重建和关于危机后果的辩论而言都非常重要。我们不应像危机前那样简单地继续下去。
我们应该足够敏感,将我们在危机中取得的经验应用于革新,应用于在对待合作、伙伴关系、国际社会相互理解方面的革新,取代各种新式民族主义。在看向年轻一代时,我们应该首先为革新创造空间,为革新开辟新的道路。
我们的对话论坛也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社会中的年轻一代值得受到各界关注,以便他们凭借天赋、创造、成就、为社会做规划的意愿做出贡献。也就是说,那些走新道路的人可以相互结识,于是就有了中德、德中青年学院的构想,以及我们大学伙伴关系中让年轻科学家们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构想。
在这些政治与科学间的新关系中,新机遇将从危机中诞生。我们应致力于此,我们要在两国关系中为此创造空间,从中我们得知,这适用于欧洲和中国,也适用于德中两国。这里有很多人对彼此有巨大的兴趣。然而还能感受到的是,这变得更加困难,比十年之前还要困难,也因此,两国科学家们所取得的经验变得日益重要。
从这个意义而言,期待我们在对话论坛上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和讨论。祝愿会议一切顺利,取得圆满成功和丰硕成果,拥有始于科学继而外延至其它层面的良好精神。
再次从德国西南部向青岛致以诚挚问候!
中德对话论坛德方主席、德国前联邦教研部部长沙万(Annette Schavan)视频讲话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中德科技合作论坛, 2020年8月13日 -
德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1972年中国与联邦德国正式建交,一年后,中德两国间的学术交流就正式开始,三位德国DAAD奖学金生作为第一批交流学生来到北京。1974年,第一批中国学生在DAAD的资助下前往德国。1978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方毅访问联邦德国期间,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科技合作协议”,正式建立政府间科技合作关系。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德,两国决定将中德关系进一步上升至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同年,李克强总理访德,推动双方共同发表以"共塑创新"为主题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2015年德国教研部发布《中国战略》。2016年11月,中国科技部发布《德国战略》指出,中德双方应以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为契机,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同德国“高技术战略”和“工业4.0”等战略对接,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德国的国际化发展倡议的战略协同,共同应对全球重大挑战,共享重大发展机遇。
过去40多年,中德两国在科研和创新方面的合作从无到有,由浅入深,并快速发展,特别是2014年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后,两国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在科技、教育、创新等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未来全球发展充满不确定性,我认为,中德两国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构建开源开放的创新合作模式,为全球和平发展担负起相应责任。
对于开源开放的创新模式,我个人认为它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共享。在日益开放和互联的世界里,创新发展早已不是一个国家的内部行为,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交集和重叠会越来越多,创新资源的共享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合作活动的重要内容。德国在智能制造、汽车等领域,中国在5G、移动支付、互联网应用等领域,都拥有一些全球领先的关键技术。中国拥有巨大的创新潜力和市场机会,与德国的技术优势可以形成互补。对于中德两国而言,通过深化创新伙伴关系,进一步推进创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彼此博采众长,相互借力,都能够从对方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中获益,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共同从新一轮世界科技和产业革命中获得发展机会。
二是共创。“求知同道”(Gemeinsam in Bewegung)曾经是2009-2010中德科教年活动的主题。中德两国的科技与创新合作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在中德两国政府的共同支持下,中德两国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在气候、环境、可持续发展、汽车、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科技创新日益事关国运民生的今天,中国与德国非常有必要继续加强科技与创新合作,快速将合作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创新合作中实现知识和价值的倍增,创新效率的倍增,共创知识财富。
三是共赢。任何合作如果只有一方获利,必然是不可持续的。从40多年中德科技与创新合作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德两国的科技与创新合作是双赢,甚至是多赢的。中德两国合作共赢的领域远大于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在创新合作领域的互补远大于竞争。对中德两国而言,未来合作前景广阔。中德两国在已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强联合,携手应对挑战,必将共同赢得人类发展的未来。
教育合作是创新开源合作的基础,要推广同济大学中德学部及其中德学院和中德工程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合肥学院中德合作项目以及四川大学与克劳斯塔工业大学双校园等中德教育合作成果和经验,将创新开源合作理念融入共同培养全过程,促进中德人文交流。要推动中德青年科学家的交流合作,筹备中的中德青年科学院应该是一个开源、开放创新模式探索和推广的平台,我特别希望它能够成为中徳开源、开放的创新模式的最佳实践案例。
谢谢大家。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校长、原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董琦讲话内容整理(经本人审核)
中德科技合作论坛, 2020年8月13日 -
尊敬的万钢主席,尊敬的沙万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我在此作为德国下萨克森州科教和文化部中国事务专员进行发言。下萨克森州科教和文化部大力支持所有研究型大学及运用技术大学与中国的合作及双边交流,这对我们来说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在此请允许我向您们转达我们部长比约恩·图姆勒(Björn Thümler)先生诚挚的问候。
下萨克森州各大学已经建立了中国网络,以加强与中国合作伙伴在文化、教育、科研和技术转让领域的合作,并就下萨克森州-中国合作的战略框架条件进行信息交流。在此背景下,我认为自己是下萨克森州大学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大使。
我对在青岛的时光记忆犹新,2008年,我第一次访问青岛。那时我是陪同当时的下萨克森州州长,也就是后来的联邦总统克里斯蒂安·伍尔夫。
2017年5月,作为时任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的校长,我陪同现任下萨克森州州长斯蒂芬·威尔(Stephan Weil)代表团第二次访问青岛,并签署了七份合作协议。威尔州长,当时的国务秘书即现任部长尔吉特·霍内(Birgit Honé)和下萨克森州经济代表团与克劳斯塔尔的合作伙伴聚集在青岛中德生态园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也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面。我至今难忘的是中国高速铁路,我们乘坐高铁从北京到上海,从济南到青岛; 还有青岛啤酒。
工业国家面临着重大的技术和生态挑战。为了做好准备应对挑战,加强与中国在共同行动领域的对话,下萨克森州的大学希望与中国合作院校共同建立中国-下萨克森州国际博士生研究院,其研究领域(如能源包括氢能技术、电动汽车和智能制造等)以联邦教育和科技部(BMBF)的中国战略以及中国科学技术部的德国战略为导向。该学院将与工业界(例如大众,西门子等)联合开发项目,并举办夏令营及冬令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与了郑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和安徽大学达成一致。我将与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的校长Schachtner教授、中国事务专员侯正猛教授共同组织启动会,该会议将于11月初在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举行。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迫使我们进行更多数字化交流的背景下,我想指出,下萨克森州的大学在处理和发展数字教学/学习技术方面拥有多年丰富的经验,并通过广泛的合作项目实现了互联。
下萨克森州拥有科学与工业成功合作的优质条件。去年,汉诺威、不伦瑞克、哥廷根、沃尔夫斯堡大都市圈迎来了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日。大都市圈已成为区域、国家和国际创新项目的制造者、推动者和合作伙伴;也是世界领先的汽车工业区之一。这是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总部和汽车供应商大陆集团总部以及它们的制造基地。
我诚挚地邀请您们加入这一平台。
感谢您们的关注!德国下萨克森州科教和文化部中国事务专员汉施克(ThomasHanschke)教授讲话原文中文翻译
中德科技合作论坛, 2020年8月13日 -
尊敬的万钢主席,尊敬的沙万主席,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对于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来说,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特别建立中国能力中心的原因。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制定至2030年的中国战略。我们在中国有许多杰出校友,像万钢主席(今天的视频会议的主持人)、徐德龙院士(2014年至2018年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惠彬院士(2015年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等,他们都曾在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学习并取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我们对此特别自豪。我特别希望疫情后,通过中德之间的更密切合作,能培养更多这样优秀的中国和德国的科技新生力量。在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我们最近将 “循环经济”确定为我们未来研究领域的主方向和课程设置的指导性主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未来战略方针。为此,我们将在两年内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新设立9个教授职位。因此,我们希望在以下领域推进与中国的创新合作:
• 可持续循环经济,特别是循环利用。
• 可持续能源系统,特别是氢技术(侯正猛教授下面讲话的主题)
• 数字化或更好的数字化转型
•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主题,例如高性能材料,电动汽车,智能制造和工业4.0,或者采矿领域,尤其是老矿山处理和再利用。
虽然处在疫情期间,但我们积极地开展了中德合作。我们不仅与多所中国合作大学,如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郑州大学、大庆的东北石油大学以及青岛科技大学,也非常积极地与中德合作高校一起规划并实施以下五个合作项目:1) 在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和四川大学设立双校区的中德国际学院(CDIHK),此项目由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首期为四年。疫情期间,已向中国教育部提交了第一个联合双学士学位项目——"电气工程"本科专业申请,预计今年内将获得批准。此外,还将陆续开设"信息科学"或"数字技术"等联合专业。
2) 我的同事Hanschke教授刚刚已经提到,我们与中德合作伙伴正在建立中国-下萨克森州国际博士生研究院。
3)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和郑州大学合作正在设立英语硕士双学位新学科“智能制造”。该项目隶属于2020年初,由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BMWi)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资助的“中德灯塔合作计划”。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VW),鲁道夫·斯海普战略咨询公司(RSBK)和上汽大众是该项目的企业合作伙伴。
4) 在青岛科技大学中德校区设立中德高性能材料和加工技术研究所。此外,在党委书记马连祥教授(他今天在青岛现场,在此特向他问好)的主持下,我们两校于2020年7月27日开展了一次内容丰富、极具前瞻性的视频会议。双方一致认为要进一步深化青岛科技大学与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的合作关系,特别是通过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方式进行合作研究。我们将率先在首家联合研究所开展材料科学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研究,之后将建立其他的联合研究所,例如循环经济或可持续能源系统。
5) 这类联合研究所也是万钢主席和安妮特·沙万(Annette Schavan)主席于2019年9月共同提出的"中德青年科学院"的基石。此外,我已经和我的同事、帕德伯恩大学校长比尔吉特·里格拉夫教授(Birgitt Riegraf)进行了多次探讨,我们都一致同意成立德国对华科教合作联盟,并与中国对德科教合作联盟共同推进这一倡议。
疫情过后,我们看到了在 "中德青年科学院 "框架下中德创新合作的许多机会,特别是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与中国伙伴大学之间的合作。我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利用这些机会,不仅在师生交流方面,也在科研、技术转化和培养青年人才等方面深入合作。我坚信,今天的活动将为中德两国未来的合作做出重要贡献。
尊敬的万钢教授,我也想借此机会亲自感谢您给我们捐赠的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护目镜,尤其是您一如既往对母校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的支持与付出。
女士们,先生们,最后我想说,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很乐意为德中合作做出贡献,也希望以我们的经验和知识为中德合作进一步发展奉献力量。我们希望并祝愿,我们的合作和我们相互的友谊在本次新冠疫情中变得更加强大。
祝愿大家在疫情期间保持健康,好运!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校长沙赫特纳(Joachim Schachtner)教授教授讲话原文中文翻译
中德科技合作论坛, 2020年8月13日
-
尊敬的万钢主席,尊敬的沙万主席,中德两国的各位同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我非常高兴和荣幸在万钢主席的母校参加此次会议,并向您们简要介绍由我主持的与中国在可持续能源系统领域的四个精选合作项目:
1. 由四川大学和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联合组建的中德能源研究中心于2006年8月在成都成立。2008年10月,另外8所中国合作大学和下萨克森州4所大学相继加入,并在时任下萨克森州州长克里斯蒂安·伍尔夫 (Christian Wulff)和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的共同见证下,在北京德国驻华大使馆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在此框架内共成功完成了六个大型联合科研项目。此外,自2007年以来,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已成功组织召开了七次中德能源会议和三个以“核废料地质处置”为主题的研讨会,并在国际知名的SCI期刊上共同发表了200多篇论文。
2. 中德创新平台“清洁能源”在时任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教授和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国务秘书舒特(Schütte)博士共同见证下,于2016年4月在克劳斯塔尔成立,由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TU Clausthal)和四川大学分别在中德两国牵头和协调22个参加单位的合作。研究重点主要在以下领域:CO2捕集、利用与封存,电能多元转化,大型地下储能和地热可再生发电厂。在该平台框架下,我们在德国和中国举办了四次中德可持续能源系统会议,并在2019年为云南省制定了绿色能源战略,该战略将在2020年得到进一步细化。
3. 青岛中德生态园的能源研究与示范项目
2017年5月,中德生态园管理委员会与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签署了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电能多元转化和储存、智慧能源、提高能效等领域合作研究与示范项目的联合意向声明。为了促使这一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正准备提出一项具体建议。
4.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联合项目——“基于中国标准2035和能源转型的中国创新政策”(INNOSE)
我和今天也参加此次会议的Hanschke教授、Esderts教授以及Stoll教授(哥廷根大学国际商法和环境法教授以及哥廷根大学和南京大学中德法学院院长)一起,联合13所与我们密切合作的中国大学,包括青岛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于10天前向德国联邦教育与科技部提交了由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牵头的联合项目申请。该项目旨在改善和扩展与中国在能源转型、气候变迁和工业标准领域的创新合作,并针对德国和欧洲的公司、专业协会、机构、政界制定有针对性的行动建议。
在这方面,德国目前的发展值得一提:两个月前,联邦政府公布了德国国家氢能战略,38项措施用于完成能源转型。其目的是完全由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由此特别在工业和交通领域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众所周知,在能源转型、可持续绿色发展和气候变迁等领域面临的社会和技术挑战是巨大的,很难由一个国家独自承担。为此,德国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希望与中国紧密合作,因为没有中国,我们将难以在这些领域取得可持续的成果。因此,基于现有的合作、德国国家氢能战略和即将出台的中国的国家氢能战略,我提出以下三项建议:
1) 更好地统筹和协调现有及计划中的中德可持续能源系统领域的所有合作平台。
2) 创新氢技术(特别是高效生产绿氢和蓝氢、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氢运输和储存包括地下大量储氢、氢利用和再加工)以及能源消费多板块耦合作为能源转型的核心要素尽快由两国政府共同推进,并与合作伙伴,例如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在青岛中德生态园建立相应的示范项目。
3) 将两国能源转型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更好地协调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意愿、相互尊重和信任、我们的中国能力以及广大中国校友的积极参与、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广泛的参与,都是我们积累的丰富经验中促使德中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和后疫情时代,我们更期待与大家的进一步合作。
最后,祝愿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也祝大家好运、健康!谢谢!
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侯正猛教授、中国事务专员和中国能力中心主任教授讲话原文中文翻译
中德科技合作论坛, 2020年8月13日